民航資源網2017年3月2日消息:據彭博社報道,距離印度航空上次“賣身”已經有16年了。當時,因印度航空私有化面臨的政治阻力太大,新加坡航空、阿聯酋航空、達美航空和法國航空最后都退出了收購競賽。
如今,印度政府再次考慮出售印度航空51%的股份,但情況已今非昔比。21世紀初時候,印度航空主要的問題是效率低下和官僚習氣嚴重,它的人機比是全球航企的三倍,甚至不被允許用衍生品對沖能源成本,導致印度航空的飛行員會在新加坡和迪拜購買價格更低的飛機燃油。
現在,印度航空又是另外一種情況。它仍然是全球最不可靠的航空公司之一,但對于潛在投資者來說,印度航空糟糕的資本結構才是他們更擔心的問題。
十年前,印度政府決定將印度航空做大。隨后,印度航空購買了大量的飛機,這使得其債務飆升了20多倍。當時,通過與印度國內一個國有航空公司的合并,印度航空得以進入當時全球增長最快的航空市場,這同時也是一個競爭異常激烈的市場。
作為一項十年期45億美元的救助計劃的一部分,印度納稅人仍然在為印度航空提供救助資金。上一財年,印度航空實現了1500萬美元的運營利潤,但無人可以保證它的盈利能夠持續下去。甚至是印度的民航局局長也不認為會有人想要收購印度航空。
2000年時,當印度政府希望向當時陷入虧損的印度航空提供7億美元資金時,印度航空擁有全球60個國家的雙邊航權。當時,如果維珍航空老板RichardBranson想要開通英國-印度航線,他唯一的辦法就是與印度航空簽署代碼共享協議。
即便現在有了“開放天空協議”,并且存在大量的低成本航空公司,印度航空仍然有值得投資的理由,但前提條件是,它要先進行破產。小修小補是不夠的。根據印度媒體的報道,印度航空的債權人討論了將印航70億美元債務中的15億美元轉換成40%股份的計劃。這將能夠把印航的利息負擔減少25%,但印航的債務負擔仍然會非常沉重。
或許,另外一個更好的辦法就是利用印度新的破產法,將印度政府從印航擠出去,讓債權人成為印航100%的所有人。假設銀行放棄更多的貸款來換取對印航的全部控股權,則印航的總債務可能會降至20億美元。這將是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的最低水平,并且是可持續的。
去年,印度航企一直在降低票價,即便燃油價格上漲了也是如此。當時,如果印航債權人出售印航60%的股份,全球航企可能會買賬,印度納稅人雖說會喪失他們已經不值錢的印航股份,但他們也就不用再掏印航救助計劃剩余的9億美元資金了,并且今后也不用再承擔救助成本。私有化后的印航將會對票價進行合理定價,這對于印度競爭極其激烈的航空業來說也會是一個好消息。
因此,印度政府應當推動印航實現私有化。印航的私有化已經晚了16年了,但再等一些時間也無妨。對于印航乘客來說,耐心是最大的美德,而對于投資者來說,或許同樣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