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叔阿姨们,春节快要到了,今天特意来看看你们,为大家准备了一些新鲜的水果,祝大家健康长寿,笑口常开。”2013年1月18日,在深圳市福利中心老人颐养院,世界航空小姐协会副会长吴伊云一行为老人们送上节日的问候,还详细地了解老人们的生活状况及身体情况,温暖了在场每一位老人心。
唱歌成了老人每天必修课
“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那新时代……”一走上三楼,远远就听到从食堂里传出激情响亮的歌声,走近一看,原来是老人们正在上“音乐课”,其中,唱得最兴起当属勇淑范阿姨。
勇阿姨是个快乐的人,至少她的热情开朗感染了在场的所有人。今年66岁的她,退休前在新疆石河子任妇科医生。退休后不久,老伴过世了,勇阿姨由于长期的风湿病缠身,就随小儿子来到深圳疗养身体,2008年进入颐养院。作曲写歌、带着大伙们唱歌是勇阿姨在颐养院生活的重要的一部分。
“你们有心了,只要能经常来看我们这些老人家,我就很开心了。”勇淑范紧抓着吴伊云副会长的手激动地说,随即将她写好词的作品《义工送关爱》拿出来,并深情并茂地演唱起来。此外,她还创作了《颐养院的歌声》、《祝福你》、《护理员之歌》等多首歌曲。
这样的生活,是否还会觉得寂寞无聊?记者发现,在三楼西边走廊拐角,有一处约摸20平米大小的地方,墙边摆放沙发、长椅,还有一部电视机,这是老人们的主要活动场地之一。对于那些行动不便的老人,到楼下活动已经力不能及,可以在这里聊聊天,看看电视。此外,颐养院里还有图书室、健身房等。
“把他们当成亲生父母来照顾”
三楼护理班长的胡秀英告介绍说,入住该院的老人有一个特点:年龄偏大,大多需要护理,目前住在这里有100多名老人。为了更好地照顾老人,护理员实行24小时三班倒,他们的工作包括给不能自理的老人喂饭、洗澡、清理粪便。
工作这么辛苦,觉得值吗?胡秀英笃定地说:“值得,虽然有时候他们会有小情绪,对护理工作也造成困难,可我一直把他们当成自己的父母来照顾,一想到他们的精神及身体状态逐渐改善时,所有的委屈也就没有了。”
如果子女长时间没来探望,护理员便会通过电话与其家人沟通,基本一个星期子女们都会过来看望老人。“其实这很矛盾,老人在家里可享天伦之乐,但生活不能自理会带来很大麻烦;到养老院可以得到护理,但和亲人相处的时间就少了。”胡秀英说道。
当被问及春节能否有假期陪家人过年时,胡秀英说,在颐养院工作已10年,我和这里许多护理员一样,几乎每年三十、初一的团圆饭都是陪老人们一起吃,虽然不能和家人在一起吃,但还是觉得很幸福。
“多关注、关爱老年人”
看到老人们在颐养院生活的很祥和,世界航空协会副会长吴伊云欣慰地说,老年人是社会财富,今后我们要多关心、关爱老年人,让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使老人能安度晚年。此外,世界航空小姐协会还呼吁社会各界能够给更多需要帮助的群体送去温暖和帮助。 |